在三國演義裡,諸葛亮斬馬謖,兩人都哭了。
 
諸葛亮罵了馬謖一頓:「汝自幼飽讀兵書,熟諳戰法。吾累次叮嚀告戒街亭是吾根本,汝以全家之命,領此重任。汝若早聽王平之言,豈有此禍?今敗軍折將,失地陷城,皆汝之過也!若不明正軍律,何以服眾?汝今犯法,休得怨吾。汝死之後,汝之家小,吾按月給與祿米,汝不必掛心。」
 
諸葛亮只殺馬謖,不但放過他全家,而且還要照顧他全家,置軍令狀於不顧,並不尋常。
文章標籤

gabriel19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比起違反指令、舉措煩擾,更可怕的是,身為軍團的總指揮官,馬謖做了最令人不能原諒的事情--他溜了!不負責任的拋下群龍無首的將士,身先士卒的一溜煙跑了!不但逃走,而且還躲起來!
 
三國演義寫:「馬謖料守不住,只得驅殘兵殺下山西逃奔。司馬懿放條大路,讓過馬謖。」此後再也不見馬謖的人影,等諸葛亮演完空城計,回到漢中大本營,馬謖才灰溜溜的跑回來,自縛跪於帳前。這也就解開前面羅貫中為什麼要司馬懿放過馬謖之謎,司馬懿要是不放馬謖,諸葛亮便斬不了馬謖了。
 
馬謖自縛請罪,猶不失體面,但事實上卻糟糕的更多!
文章標籤

gabriel19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4900523611_20878c3fe4_c.jpg
 
經過長達半年的辛苦奮鬥,目前 Pokopang 的戰績是這樣的:
 
最高分數:6,796,596
文章標籤

gabriel19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街亭,地當隴山西口,為守隴山者所必守、爭隴山者所必爭之地。絕非羅貫中筆下馬謖以為的「量此山僻之處,魏兵如何敢來」。諸葛亮明知張郃率大軍前往隴西,必經街亭,故派馬謖把關鎮守,不是埋伏,而是攔截。
 
諸葛亮將此重責大任交給馬謖,果然馬謖臨敵指揮的表現又如何呢?
 
三國演義寫街亭戰鬥一開始就完全是一面倒的局勢,馬謖「凭高視下,勢如破竹」、「置之死地而後生」的優勢和自信,在魏國大軍來到以後瞬間變成空談和幻想。馬謖以為自己是諸葛亮,可以有樣學樣,不必身先士卒,只需安坐山頂,搖搖羽扇,招招紅旗,眾將士都會奮不顧身的賣命,結果卻是「軍將你我相推,無一人敢動。」馬謖一急,處決兩名將領想藉以立威,反而帶來更壞的效果。受到脅迫驅趕而出的蜀軍,不但毫無鬥志,甚至連最後一點的紀律和忠誠也蕩然無存,投降的、逃跑的都有,最後馬謖自己也跑了。
文章標籤

gabriel19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王平、高翔(高詳)、魏延保駕馬謖三路人馬中,王平、高翔(高詳)是諸葛亮派的不錯,但魏延不是,他是羅貫中派的。當時魏延的官職是督前部、領丞相司馬、涼州刺史。督前部乃前鋒總司令,但兵權已被馬謖所奪,名存實亡。丞相司馬,相當於武官長,與文官長的丞相長史,並為丞相府兩長。漢代丞相府僅置長史,並無司馬,丞相司馬乃諸葛亮創設,並特派給魏延的職務。羅貫中派魏延去做馬謖的保姆,為的是將諸葛亮的大本營掏空,魏延不走,後面的空城計唱不下去。不但如此,羅貫中還自作主張將司馬懿從東線調來西線,也是為了和諸葛亮唱空城計。司馬懿鎮守宛城,防範東吳偷襲,魏明帝曹叡不可能冒險調動司馬懿來票戲,即使觀眾壓力再大也不行。小說家務求戲劇張力,玩笑不可當真。
 
一群人馬簇擁著馬謖迤灑來到街亭,不想馬謖來到街亭,什麼鬼地方,什麼兵家必爭之地,變更諸葛亮的戰場布局,亂搞一通,自作主張棄城上山。結果魏軍一到,斷絕水源,四面圍定,馬謖頓成甕中鱉。蜀兵非但沒有如馬謖預言的「置之死地而後生」,而是嚇破膽子,手忙腳亂。才不到兩天,蜀軍大亂,投降、逃跑的都有,馬謖自己也跑了,人馬經過司馬懿時,不知道什麼原因,羅貫中要「司馬懿放條大路,讓過馬謖」,馬謖脫身後,魏延、王平、高翔後面趕來時,大勢已難挽回,一場混戰,大敗而逃。此時,諸葛亮還在大本營等王平的地圖,等到王平的地圖送到,把諸葛亮嚇一大跳,吃驚之餘,急忙派長史楊儀救援。但是,已經來不及了。

文章標籤

gabriel19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